借力两种“高速”壮大“县域旅游”|欧美日韩网址

  【光明时评】

  “县域旅游”在今年“五一”假期经济中表现抢镜。有关报告显示,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、县域市场酒店、景区门票预订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40%、68%、151%,均跑赢全国大盘。“反向游”“味蕾游”“宝藏景点”等标签流动于社交媒介,最终指向的也往往是一个个“小地方”。

  大量的县级市、县城,本来被“折叠”在广袤的中国版图之中。在现代化的逻辑中,一个地方没有进入高速公路网线路,没有成为铁路网站点,没有在机场的可辐射的半径内,这个地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会锐减。现在,高铁和民航已经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“缩小”到几个小时以内,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已在中国铺开,哪怕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,完整实现“县县通高速”的比例也达到了2/3以上。县城重新被看见,成为游客能够抵达、愿意打开的新风景,首先有赖于上述高速路网的实现,有赖于“高山之巅有路、江湖之远有路”的底气。

  与交通现代化相伴随,中国社会对现代化评价标准也在丰富化、成熟化,这也使得更多的县城,不再“折叠”于工业化的标准之下。比较一下传统的“百强县”榜单和“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”可以发现,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强省,比如江苏,在“百强县”名单之外又出现了若干旅游强县,提供了新的发展抓手和亮点;很少有县城跻身传统“百强县”名单的省份,比如贵州、四川,却在旅游强县榜单上大放异彩,仅四川就占14席。在一个成熟的现代化评价标准下,生态涵养、文化精神、营商环境也从“折叠”中次第“展开”,在新的发展场景下提供了一个超车弯道。

  此外,曾被称为“信息高速公路”的互联网媒介,也成了众多县城“被看见”的基础性原因。如果说现实中的高速路网将中国地图变得更细致,那么信息高速则进一步以超链接的方式让地图变得更立体,甚至一一塑造着各个地方的“赛博角色”。可以注意另一张由数据平台发布的榜单——《2023中国网红县城指数TOP30》,前五名中除了浙江诸暨外,其他均在传统“百强县”名单之外,陕西潼关更是借美食游的社交小切口,才得以展示出黄河古渡、畿内首险、四镇咽喉的壮阔历史。从一个小小标签点击进去,最终进入超链接的巨量信息空间,这本身就是“信息高速公路”特征,在更大的区划层级上,淄博、天水、哈尔滨的走红原因也无不如此。

  质言之,“县域旅游”蔚然成风,是现代化评价标准丰富化的一个场景,是在这个丰富化背景下人们再定义生活方式的一个体现。立足“性价比”的优势、理解“深度游”的诉求、细腻把握自身与大型城市的差异性特征,在两个高速公路上设置自己小而独特的路标,正在文旅地图上展开的中国县城,一定还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
  (作者:刘白,系媒体评论员)

  来源:光明日报

  事实上,国家早在数年前就已关注到西南地区的缺水问题。2010年12月31日,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》,提出“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”。  2021年底,印度批准了一项价值约合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,以吸引全球大型半导体制造商将印度作为生产基地,并将印度打造为电子系统设计和制造的全球中心,意图与中国和越南竞争全球手机生产市场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冲进球场拥抱梅西球迷被行拘| 牙医不建议用电动牙刷| 一些韩国航空公司暂停部分韩中航班| 台湾 TVBS 民调显示柯文哲支持度为 33% 超过赖清德暂居第一,如何看待这一民调结果?